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

被引:10
作者
罗正副
机构
[1] 厦门大学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无文字民族; 内在调适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省思;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08.02.007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从传统到现代,历经口头语言、实践记忆、实物图符、文字借用、传媒介质、网络空间等方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或社会技术下它们存在着内在的调适机制。从文化遗产所有者的主体立场来考察,文化传承自我调适的能力和机制,是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调适、保存和延续的基础,因此以外力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和方案,应该充分考虑文化传承和遗产自身的调适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 [J].
赵世林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3) :10-16
[2]  
网络星河.[M].(美) 卡斯特;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人类学通论.[M].庄孔韶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4]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文化转向.[M].(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Jameson)著;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纳日碧力戈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7]  
地方性知识.[M].(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著;王海龙;张家〓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8]  
实践与反思.[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9]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黄淑娉;龚佩华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0]  
结构人类学.[M].(法)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llss;C.)著;陆晓禾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