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N天然丰度法测量豆科牧草共生固氮的评估

被引:7
作者
姚允寅
陈明
马昌燐
王志东
侯景琴
张丽红
骆永云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15N天然丰度; 共生固氮; 豆科牧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无氮营养液砂培7个品种苜蓿茎叶的固氮分馏因数β值为1.0000~1.0015(δ15N为-0.05~-1.47‰),白三叶、绿豆和银合欢的β值分别为0.9979、0.9983和1.0018(δ15N分别为2.15、1.74及-1.81‰)。根据45N天然丰度的变化,估测了田间生长苜蓿的固氮能力,表明6个品种的共生固氮能力不同。格洛里及润布勒苜蓿两品种最高,保定、阿尔贡奎因及明托苜蓿3个品种次之,秘鲁苜蓿最低。苜蓿不同时期的固氮活性有变化,6、7月间固氮活性达高峰。根据所测豆科牧草茎叶的δ15N值,可以对豆科牧草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水平上的固氮研究,以筛选高效固氮牧草和检测野生固氮资源。本文还对不固氮参照植物和不同方法对%Ndfa估计位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新疆几种禾本科牧草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J].
朱树秀 ;
夏纬萍 ;
靳开颜 .
八一农学院学报, 1989, (01) :32-36
[2]  
Estimate of symbiotically fixed nitrogen in field grown soybeans using variations in 15 N Natural abundance[J] . N. Amarger,A. Mariotti,F. Mariotti,J. C. Durr,C. Bourguignon,B. Lagacherie.Plant and Soil . 197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