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秧苗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李刚华
[1
]
李德安
[2
]
宁加朝
[2
]
黄庆宇
[2
]
顾伟
[1
]
杨从党
[3
]
王绍华
[1
]
凌启鸿
[1
]
丁艳锋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农科站
[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氮素;
秧苗密度;
秧龄;
杂交水稻;
秧苗素质;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8.06.009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7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利用杂交籼稻组合协优107,设计了氮肥处理(10.3、20.7、31.0和41.4g/m2N)和秧苗密度处理(353、706、1059和1412苗/m2)双因子试验,旨在探讨施氮水平、秧苗密度和秧龄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秧苗密度降低或施氮量增加,均降低出叶所需的有效积温,加快秧苗的出叶,且秧苗密度的效应更显著;2)高密度或低氮条件下,秧苗单株带蘖数随着秧龄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而在高氮或低密度条件下,秧苗单株带蘖数在播种后27d(7叶期)内呈增加趋势,之后进入分蘖衰减期;3)施氮对秧苗新分蘖的发生和大分蘖保持、苗床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单株干质量的增加以及植株含氮量的提高均有正效应;4)秧苗密度对秧苗新分蘖的发生和大分蘖保持、单株干质量的增加均有负效应,并比氮效应明显;对植株含氮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负效应;对苗床叶面积指数的增大有正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10 / 61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