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生空间”的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宁波市为例

被引:156
作者
吴艳娟 [1 ,2 ]
杨艳昭 [1 ]
杨玲 [1 ]
张超 [1 ,2 ]
游珍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城市; 三生空间; 国土空间; 建设适宜性; 秩序开发; 宁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三生空间的合理布局与有序开发对城市实体空间布局、土地功能组合、国土空间秩序开发、引导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土地资源的三生功能视角出发,以宁波市为例,提出了基于三生空间的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框架;运用GIS技术,采用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千层饼"方法,以30m×30m栅格为基本单元,定量评估了宁波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从分类到综合,多尺度揭示了宁波市国土开发的建设适宜规模与开发潜力。研究表明:(1)2012年宁波市生态空间面积为5872.33km2,占宁波市总面积的60.35%,主要分布在宁波南部宁象片区;生产空间面积为2442.34km2,占宁波市总面积的25.10%,集中分布在宁波市中部与北部平原;生活空间面积为1415.78km2,占宁波市总面积的14.55%,多集聚在宁波市核心六区;(2)宁波市不适宜城市建设空间居多,达5655.34km2,生态、生产与生活空间占比约为34∶9∶1;临界适宜城市建设空间居中,为2279.84km2,以生态空间与生产空间为主,二者占比约为2∶1;比较适宜空间为1526.71km2,以生产与生活空间为主,二者占比约为1∶2;一般适宜空间居后列,为268.56km2,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比约为2∶1∶13;(3)宁波市北部余慈与南部宁象板块开发潜力较大,未来可有序拓展开发空间;中心城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较好,但开发历史悠久,开发潜力有限,未来开发宜以盘活存量,提高效率为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072 / 20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
    李广东
    方创琳
    [J]. 地理学报, 2016, 71 (01) : 49 - 65
  • [2]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喻忠磊
    张文新
    梁进社
    庄立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9) : 1107 - 1122
  • [3] 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态势分析与战略思考
    石玉林
    于贵瑞
    王浩
    刘兴土
    谢冰玉
    王立新
    张红旗
    唐克旺
    [J].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 1305 - 1313
  • [4] 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
    张红旗
    许尔琪
    朱会义
    [J].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 1332 - 1338
  • [5] 土地功能调控与生态政绩考核研究——以华阳河湖群地区为例
    毕海洋
    李波
    南箔
    妙丹
    赵丽琴
    卢书兵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15, (02) : 171 - 177+345
  • [6] 基于三生功能优化的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理论框架
    马世发
    黄宏源
    蔡玉梅
    念沛豪
    [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 27 (11) : 31 - 34
  • [7]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湖南省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
    念沛豪
    蔡玉梅
    谢秀珍
    张文新
    马世发
    [J]. 资源科学, 2014, 36 (09) : 1958 - 1968
  • [8] 基于功能用地适宜性的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方案评价
    桑玉昆
    赵丹丹
    蒋金亮
    徐建刚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0) : 217 - 224
  • [9] 区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吕立刚
    周生路
    周兵兵
    戴靓
    昌亭
    鲍桂叶
    周华
    李志
    [J]. 地理科学, 2013, 33 (12) : 1442 - 1449
  • [10]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金贵
    王占岐
    胡学东
    胡守庚
    张道军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8) : 241 -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