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事单行法到《民法典》:守成与创新

被引:6
作者
温世扬
李运达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 民商合一; 物权变动; 人格赋权; 债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民法典》的编纂是对民事单行法进行"扬弃"的过程。我国民事立法虽受潘德克顿观念影响而继受以德国为主的大陆法系的立法体例,但基于历史惯性、社会现实、体系因应、伦理观念等原因,我国《民法典》的立法体例、物权主体、合同效力、人格权利类型、亲等制度、继承顺位及多数人侵权制度等明显具有守成的一面;而社会变革、交易保护、政策调整、价值协调等因素则决定民法典各编在权利体系、交易与担保规则、未成年利益保护与财产分配、权利保障与责任承担等方面具有更多的创新。本次民法典编纂的守成与创新,相当程度上系基于我国实践经验,其实用主义的立法态度值得肯定,亦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之佐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7+256 +25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新中国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顾与展望.[M].张玉敏;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
[2]  
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M].马俊驹; 著.法律出版社.2009,
[3]  
民法总论.[M].徐国栋;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民法总论.[M].龙卫球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5]  
德国民法总论.[M].(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
[6]  
民法学原理.[M].张俊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价值阐释与制度修为 [J].
王歌雅 .
东方法学, 2020, (04) :170-183
[8]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定位 [J].
周汉华 .
法商研究, 2020, 37 (03) :44-56
[10]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研究 [J].
王利明 .
云南社会科学, 2020, (01) :77-9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