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地理特征论中国东北样带(NECT)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

被引:13
作者
倪健
李宜垠
张新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实验室!北京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生态地理特征; 梯度分析; 全球变化; 科学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中国东北样带(NECT)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与130°30′之间沿北纬43°30′设置,长约1600km,跨越北纬42°~46°,宽约300km,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以降水或湿润度/干燥度为主要全球变化驱动因素,自东至西沿一个连续的空间过渡梯度,植被类型或生物群区是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农田及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等类型组成。给出了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梯度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类型、主要优势种和群落类型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全新世适宜期的植被分布格局。这些特征沿经向均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中国东北样带的梯度分析及其预测
    张新时
    高琼
    杨奠安
    周广胜
    倪健
    王权
    [J]. ActaBotanicaSinica, 1997, (09) : 785 - 799+889
  • [2] 中国东北草原植物中的C3和C4光合作用途径
    殷立娟
    王萍
    [J]. 生态学报, 1997, (02) : 3 - 13
  • [3] 松嫩平原的草地植被及其利用保护[M]. 科学出版社 , 郑慧莹,李建东著, 1993
  • [4]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