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对杂交苏丹草植株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张晓艳 [1 ,2 ]
刘锋 [1 ]
王风云 [1 ]
张吉旺 [2 ]
叶梅 [3 ]
董树亭 [2 ]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3]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皖草2号; 氮素; 硝态氮累积;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4.1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研究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 kg/hm2和高氮600 kg/hm2)和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皖草2号植株茎杆、叶片硝态氮(NO3-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皖草2号叶片NO3-N含量显著低于茎秆(P<0.05),其第3次收获草(H3)茎杆和叶片中NO3-N含量最高;施氮处理植株茎秆、叶片NO3-N含量均高于对照(N0)。同种施肥方式下,各茬收获草(H1、H2、H3)的NO3-N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所有氮素处理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收获次数的增加NR活性升高。一次性基施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分次施肥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同施氮量分次施用(N3和N4)产草量显著高于一次性施用(N1和N2)(P<0.05)。施氮处理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N4处理产量最高,达到5218 kg/hm2。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等降低。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变化情况是相同施氮量分次施肥处理高于一次性基施处理,即:N3>N1,N4>N2,粗蛋白生产效率是高施氮量分次处理高于一次基施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任继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杨胜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3]  
中国土壤氮素.[M].朱兆良;文启孝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   施氮对墨西哥玉米植株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J].
王永军 ;
王空军 ;
董树亭 ;
胡昌浩 ;
张吉旺 ;
刘鹏 .
作物学报, 2006, (03) :345-350
[5]   施肥对苏丹草产草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J].
李小坤 ;
鲁剑巍 .
草地学报, 2006, (01) :52-56
[6]   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江立庚 ;
曹卫星 ;
甘秀芹 ;
韦善清 ;
徐建云 ;
董登峰 ;
陈念平 ;
陆福勇 ;
秦华东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4) :490-496
[7]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累积机制及施肥对其影响的研究综述 [J].
李文娆 ;
李建设 .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 (02) :68-71
[8]   中国北方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J].
巨晓棠 ;
张福锁 .
生态环境, 2003, (01) :24-28
[9]   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J].
邢素芝 ;
汪建飞 ;
徐传富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4) :31-33
[10]   高产优质新型饲草—皖草2号 [J].
杨海涛 ;
陈国平 ;
李瑞媛 .
中国农村科技, 2001, (09)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