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杨建华
黄英俊
机构
[1] 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 浙江中医学院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脾阴虚/血液; 指(趾)甲/血液供给; 血瘀; 人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6.3 [脾胃系病证];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本文报告运用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检查方法对34例脾阴虚证患者进行了多项指标观察,并与35例健康人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脾阴虚证患者具有微观血瘀的征象,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硬化指数增高,血沉增快;甲皱微血管血色暗红、袢顶扩张、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瘀滞,甲皱微循环形态积分值、流态积分值、袢周状态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均增高(P<0.05~0.01)。揭示了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同时共存的客观现象及两者内在的相关性。提示对于脾阴虚证患者,在补益脾阴时,佐以养血活血之品实属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2 +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脾阴虚证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初步观察 [J].
魏睦新 ;
贝叔英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8, (02) :8-9
[2]   皮温测定对脾阴虚证诊断价值初探 [J].
贝叔英 ;
陈德珍 ;
魏睦新 .
中医杂志, 1987, (04) :54-55
[3]  
血液流变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包承鑫,朱明娟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