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尺度土地利用调蓄视角的雨洪管理探析

被引:12
作者
苏伟忠 [1 ]
汝静静 [1 ,2 ]
杨桂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调蓄功能; 雨洪管理; 海绵城市; 太湖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15 ;
摘要
发达国家雨洪管理焦点历经管网设计、不透水面阈值控制、低影响开发及土地利用管理等过程,呈现"多尺度多视角衔接"趋势。本文聚焦太湖流域土地利用调蓄功能变化机制及管理应用,揭示了1985-2015年来建设占用耕地是调蓄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发现基于小流域的调蓄功能变化与建设用地强度整体低关联,但局部高相关,高相关的地区位于大城市或某些乡镇周边的建设增长热区,而这些热区的建设用地与调蓄空间规模较大且接触机会更多,是开发之前调蓄空间保护、开发控制以及开发之后综合管理等3个土地利用调蓄目标因子协调不当的结果;最后提出流域尺度土地利用调蓄视角的雨洪管理"345"模式,即以3个目标因子和5类控制要素为基础,实施土地利用调蓄创建、防御、拓展与保护等4类差别化战略模式,从更大尺度认识老城区和新区的雨洪关联,拓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本土认知和视野。
引用
收藏
页码:948 / 96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太湖流域城乡用地扩张对河网的空间占用机制初探 [J].
苏伟忠 ;
陈维肖 ;
郭葳 ;
汝静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8) :1289-1301
[2]   太湖平原区河网结构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 [J].
王跃峰 ;
许有鹏 ;
张倩玉 ;
李广 ;
雷超桂 ;
杨柳 ;
韩龙飞 ;
邓晓军 .
地理学报, 2016, 71 (03) :449-458
[3]   城市空间扩展对区域洪涝孕灾环境的影响 [J].
苏伟忠 ;
杨桂山 ;
陈爽 .
资源科学, 2012, 34 (05) :933-939
[4]   基于GIS的太湖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定量化研究 [J].
于文金 ;
闫永刚 ;
吕海燕 ;
李芬 .
灾害学, 2011, 26 (04) :1-7
[5]   城镇化地区水文过程实验观测与模拟——以太湖西苕溪流域安吉实验小区为例 [J].
徐金涛 ;
许有鹏 ;
叶正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04) :445-450
[6]   上海洪涝灾害发生特征、致灾因子及影响机制研究 [J].
李娜 ;
袁雯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1) :37-45
[7]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降雨径流的影响研究 [J].
程江 ;
杨凯 ;
刘兰岚 ;
李博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6) :914-925
[8]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以深圳市布吉河流域为例 [J].
郑璟 ;
方伟华 ;
史培军 ;
卓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9) :1560-1572
[9]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的暴雨径流过程模拟分析——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 [J].
陈莹 ;
许有鹏 ;
尹义星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117-123
[10]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对洪峰的影响研究——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 [J].
万荣荣 ;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2) :31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