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长岭铁矿床磁铁富矿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29
作者
王恩德
夏建明
赵纯福
付建飞
侯根群
机构
[1]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磁铁富矿; 磁铁石英岩; 区域变质作用; 泥质岩-粉砂质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铁];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弓长岭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我国鞍山式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中的磁铁富矿体的形成一直都是矿床研究的重点问题。研究表明,弓长岭富铁矿体赋存于反S型褶皱中,局部矿体出现褶曲现象。磁铁富矿体产于主要是由斜长角闪石、磁铁石英岩构成的含铁岩系中。磁铁富矿的围岩主要是绿泥片岩、石榴绿泥片岩、绿泥石榴岩和少量黑云母绿泥片岩。对绿泥石片岩、石榴绿泥片岩和绿泥石榴岩的常量、微量与稀土元素的研究和对绿泥石、石榴子石、黑云母铁含量与磁铁矿品位的研究表明,含铁岩系在沉积间歇中出现的含铝的泥质—粉砂质物质在富铁矿形成过程中起到对磁铁石英岩中带出的硅消耗并形成石榴子石、绿泥石、黑云母等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为磁铁富矿的形成提供了储矿空间,同时区域变质作用产生变质热液,变质热液淋滤途经的磁铁石英岩可从中带出FeO,变质热液是磁铁富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物质载体。在进变质过程中,区域变质作用为矿物转换提供所需的温压条件。可见,区域变质作用是磁铁富矿形成的重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761 / 17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矿地质.[M].周世泰著;.地质出版社.1994,
[2]  
中国铁矿床综论.[M].王可南;姚培慧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3]  
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法.[M].王仁民等著;.地质出版社.1987,
[4]   成矿作用过程中赤铁矿—磁铁矿之间非氧化还原转变 [J].
翟德高 ;
王建平 ;
刘家军 ;
张红雨 ;
要梅娟 ;
杨宗锋 ;
常兆山 .
地质论评, 2010, 56 (06) :801-809
[5]   山西五台山地区太古宙条带状铁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陈志宏 ;
骆辉 ;
毛德宝 ;
胡小蝶 ;
田永清 ;
余克忍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503-507
[6]   弓长岭铁矿成因矿物学专辑 结束语 [J].
陈光远 ;
黎美华 ;
汪雪芳 ;
孙岱生 ;
孙传敏 ;
王祖福 ;
速玉萱 ;
林家湘 .
矿物岩石, 1984, 4 (02) :235-266
[7]   鞍山前寒武纪条带状含铁建造中石墨的成因 [J].
李曙光 ;
支霞臣 ;
陈江峰 ;
王俊新 ;
邓衍尧 .
地球化学, 1983, (02) :162-169
[8]   根据鞍本地区包裹体研究试论弓长岭磁铁富矿的成因 [J].
施继锡 ;
李本超 .
地球化学, 1980, (01) :43-53
[9]   论变质作用在鞍山式铁矿床富矿形成上的意义 [J].
关广岳 .
地质学报, 1961, (01) :65-76
[10]   中国东北部辽宁山东等省前震旦纪鞍山式条带状铁矿中富矿的成因问题 [J].
程裕淇 .
地质学报, 1957, (02) :153-18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