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溶解态无机磷、有机磷、总磷的分布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欣泉 [1 ]
邓春梅 [1 ]
魏伟 [1 ]
陈洪涛 [1 ]
米铁柱 [2 ]
于志刚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溶解态有机磷; 溶解态无机磷; 溶解态总磷; 黄河口; 莱州湾;
D O I
10.13671/j.hjkxxb.2007.04.020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于2003年8月下旬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进行了十船连续同步27h采样调查,分析了调查区域的溶解态无机磷、有机磷、总磷的平面分布、断面分布、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内,溶解态无机磷浓度很低,而溶解态有机磷浓度较高(占溶解态总磷的85%以上),是溶解态总磷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形态磷的平面分布、断面分布均呈现出由河口向邻近海域降低的趋势,溶解态总磷、溶解态有机磷梯度变化较溶解态无机磷更为明显;潮汐对河口浅水区的各形态磷浓度影响较大,对邻近调查海域的影响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60 / 6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河口水沙变异与调控I——黄河口水沙运动与演变基本规律 [J].
胡春宏 ;
曹文洪 .
泥沙研究, 2003, (05) :1-8
[2]   过硫酸盐氧化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总磷 [J].
谭加强 ;
于志刚 ;
林桂炽 ;
米铁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256-262
[3]   黄河口附近海区水文要素基本特征 [J].
李泽刚 .
黄渤海海洋, 2000, (03) :20-28
[4]  
黄河口磷酸盐缓冲机制的探讨──Ⅰ.黄河口悬浮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研究[J]. 石晓勇,mail.ouqd.deu.cn,史致丽,余恒,薛长玉.海洋与湖沼. 1999(02)
[5]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 [J].
陈淑珠 ;
顾郁翘 ;
刘敏光 ;
张敏秀 ;
杨淑海 ;
李静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1, (01) :34-42
[6]  
黄河下游生源要素与渤海的生态环境[A]. 于志刚.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