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之中国新疆—中亚—西亚城市空间扩张

被引:14
作者
高倩 [1 ]
阿里木江卡斯木 [2 ]
机构
[1]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2] 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新疆; 中亚; 西亚; 城市空间扩张;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5.007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 ;
摘要
基于1992、2002和2012年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借助GIS技术支持,提取中亚、西亚和中国新疆共25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像元,从分大区与分国家和地区的夜间灯光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沿线城市空间的扩张类型、扩张强度的速率和程度、形态紧凑度方面及其驱动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中国新疆和西亚城市空间扩张以外延型为主,中亚以填充型居多;填充型扩张以增强填充型像元为主。(2)三大分区城市以加速型为主要扩张类型,各分区内部具有空间分异性;近20年间城市平均扩张程度中国新疆最强、西亚次之、中亚相对较弱。(3)中国新疆和中亚城市平均紧凑度指数都先增大后减小,西亚城市紧凑度指数变化空间差异性明显且总体城市形态更紧凑。分析认为,自然环境约束、城市化进程、国民经济能力、人口分布趋势、政局稳定性及内部现实发展诉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城市空间扩张类型、强度和形态紧凑度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 [J].
杨言洪 ;
徐天鹏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4) :115-118
[2]   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分析 [J].
邹嘉龄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 2016, 36 (11) :1629-1636
[3]   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动态比较——基于1992—2012年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和透视 [J].
杨洋 ;
李雅静 ;
何春阳 ;
刘志锋 ;
黄庆旭 .
经济地理, 2016, 36 (04) :59-69
[4]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 [J].
公丕萍 ;
宋周莺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71-580
[5]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影响 [J].
刘慧 ;
叶尔肯吾扎提 ;
王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45-553
[6]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J].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38-544
[7]   新丝绸之路形成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城市群发展研究(英文) [J].
Pavel VRYKOV ;
李泽红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5, 6 (02) :101-105
[8]   “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响应 [J].
杨保军 ;
陈怡星 ;
吕晓蓓 ;
朱郁郁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2) :6-23
[9]   1990—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特征 [J].
潘竟虎 ;
戴维丽 .
经济地理, 2015, 35 (01) :44-52
[10]   2001—2010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城市经济时空演变 [J].
任秀芳 ;
张仲伍 ;
史雅洁 ;
高涛涛 ;
王东华 .
中国沙漠, 2015, 35 (01) :24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