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债管理问题

被引:24
作者
李超
马昀
机构
[1] 国家外汇管理局
关键词
外债; 可持续性; 偿付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外债是弥补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的手段,更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工具。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外债管理的"基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债管理逐渐形成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和联合监管的模式。现阶段,中国的主要外债指标在合理区间内,既有实体经济的基础,又有充裕外汇资源的支撑。未来,深化外债管理体制改革应着力于提高外债统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统筹"防风险"和"便利化"的监管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国际收支新形势下的外汇管理 [J].
李超 .
中国金融, 2011, (20) :18-19
[2]   中国外债观察:货币政策值得关注 [J].
耿超 .
统计研究, 2010, 27 (10) :63-65
[3]   外商直接投资下的外债风险及控制研究 [J].
王叙果 ;
倪志伟 ;
刘军 .
财政研究, 2010, (10) :58-63
[4]   全球视角的对外资产与负债——方法论的重新表述 [J].
朱超 .
财经研究, 2009, 35 (07) :88-99
[5]   中国的金融谜题和全球失衡 [J].
罗纳德麦金农 ;
冈瑟施纳布尔 ;
霍丛丛 ;
洪郑冲 ;
宋晓丹 .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02) :34-46
[6]   中国货币错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1986~2005年中国货币错配的演变态势分析 [J].
刘少波 ;
贺庆春 .
管理世界, 2007, (03) :32-41
[7]   我国外债风险分析 [J].
章辉 .
国际金融研究, 2004, (07) :53-59
[8]   我国适度外债规模研究 [J].
杨炘 .
国际金融研究, 1995, (03) :19-23
[9]  
中国外债管理体制研究[D]. 赵虹.浙江大学. 2006
[10]  
我国短期外债 占比再创历史新高[N]. 贾壮.证券时报. 2011 (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