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以来国内关于生产方式理论研究述评——兼论生产方式的内容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12
作者
包先建
机构
[1]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管理系安徽芜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生产方式; 中介地位; 作用机制; 研究对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1997年以来,我国学者围绕着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关系链,对生产方式的内涵规定是什么,存在着两大类多种观点。本文在整理分析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生产方式既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方式,又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现实基础与变革原因。生产方式的内容构成既是明确的,同时又是有机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三者中任何一个主要环节的变动都可能使其他两方面变动。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生产力概念的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J].
林岗 ;
张宇 .
教学与研究, 2003, (09) :5-10
[4]   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J].
刘洁 ;
李玉根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3) :12-16
[5]   应如何理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生产方式 [J].
邱泰如 .
当代经济研究, 2001, (01) :32-34+64
[6]   关于劳动方式的二重属性 [J].
张彤玉 .
南开经济研究, 2000, (03) :27-30+35
[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 [J].
孟捷 .
教学与研究, 2000, (06) :22-29
[8]   应从《资本论》范畴的逻辑体系理解生产方式 [J].
姚挺 .
当代经济研究, 1999, (08) :21-26+49
[9]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生产方式 [J].
胡世祯 .
当代经济研究, 1999, (06) :43-49
[10]   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一般的基本理论——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研究之一 [J].
于金富 .
当代经济研究, 1999, (03)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