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李阳兵
谢德体
魏朝富
周宝同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重庆,重庆,重庆
来源:
关键词:
岩溶山地;
土壤团聚体;
利用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4 [土壤结构];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岩溶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 ,土壤资源存在先天不足性 ,其退化恢复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大。以重庆市北碚、黔江、金佛山为代表 ,研究了 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 :>0 .2 5mm水稳性团聚体为灌草坡 >原始林地 >次生林地 >果园 >弃耕地 >耕地 ;林地、草坡的土壤表层团聚体的水稳性较高且水稳性团聚体以 >2mm为主 ,而果园、弃耕地、耕地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较低且 >2mm的水稳性团聚体较少。水稳性团聚体 (尤其是 >2mm的水稳性团聚体 )以及团聚的水稳性主要受有机质的含量影响 ,目前有机质是这一地区土壤结构形成的最为重要的胶结物质 ;林地、草坡开垦后 ,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或补充减少是土壤团聚体水稳性下降及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坡耕地退耕后 ,土壤团聚体可得到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5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