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计学”演化过程及其进展研究

被引:18
作者
赵蓉英 [1 ,2 ,3 ]
张心源 [1 ,3 ]
张扬 [1 ,3 ]
魏明坤 [1 ,3 ]
余慧妍 [1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2]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3]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五计学”; 六维研究框架; 演化分析; 可视化;
D O 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8.13.016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5 ;
摘要
[目的/意义]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以及知识计量学并称为"五计学",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结合文献主题调研,定量分析我国"五计学"发展现状,梳理我国"五计学"各分支主题演化过程及学科建设进展,以期为我国"五计学"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设计"六维研究框架",分别从科研成果、科研基金、课程教育、人才与机构、科学评价、软件与工具6个维度进行数据调研,进而利用Citespace绘制文献主题演化时序图谱,分析我国"五计学"各分支演化过程与发展现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五计学"影响力显著提升,在发文量、项目支持、课程教育、实践应用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我国"五计学"研究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一方面针对本国问题研究、开发了一批中文数据库、中文文献分析工具等,另一方面,由学科建设初期对国外文献的介绍、验证研究转变为对"五计学"理论、方法、工具、应用的创新研究;我国"五计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特征突出,不仅学科发展融合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方法技术,而且在医学、化学等领域研究前沿预测、核心作者发现等方面得以应用;我国"五计学"研究对象广度增加,包含了文献、科学活动、网络信息、知识资源等计量对象;我国"五计学"研究内容由文献载体向知识单元的细粒度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我国网络计量学发展分析——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J].
赵蓉英 ;
魏明坤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 (12) :46-50+38
[2]   信息技术进步与文献计量学发展 [J].
吴爱芝 .
现代情报, 2016, 36 (02) :32-37
[3]   时空维度的科学计量学演进研究 [J].
赵蓉英 ;
赵月华 ;
郭凤娇 .
情报资料工作, 2016, (01) :5-10
[4]   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概念辨析 [J].
叶继元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 42 (01) :21-29
[5]   后链接分析时代的国际网络计量学研究进展 [J].
余厚强 ;
邱均平 .
图书情报知识, 2015, (03) :16-24
[6]   科学计量学主流研究领域与热点前沿研究 [J].
赵蓉英 ;
郭凤娇 ;
赵月华 .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 (02) :66-74
[7]   链接分析:知识基础、研究主体、研究热点与前沿综述——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途径 [J].
孙建军 .
情报学报, 2014, 33 (06) :659-672
[8]   刘则渊与中国知识计量学 [J].
梁永霞 ;
杨中楷 ;
王贤文 .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11) :137-142
[9]   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技术方法及其软件SATI的实现——以中外图书情报学为例 [J].
刘启元 ;
叶鹰 .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2, 2 (01) :50-58
[10]   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 [J].
赵蓉英 ;
许丽敏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36 (05) :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