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萎凋、发酵中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及其与挥发性成分的形成

被引:6
作者
孙跃进
黄雨初
机构
[1]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 糖酵解; 酵解; 挥发性成分; 萎凋; 三羧酸循环; 红茶; 茶叶;
D O I
10.13305/j.cnki.jts.1985.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酶法测定结果表明,调节糖酵解途径的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活力在萎凋前期下降、后期上升。调节三羧酸循环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活力在萎凋前期、后期均下降较快。证实萎凋初期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一致下降,后期三羧酸循环受阻碍而糖酵解得以加强。32P 放射自显影和酶活力测定结果都说明,揉切后糖酵解酶系尚存活力。揉捻过程中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均有一个活力高峰,发酵过程中活力逐渐下降。D-[3H-6]葡萄糖示踪试验表明,葡萄糖可经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转化成挥发性成分。气液色谱分析发现18种挥发性成分与9种未鉴定化合物在萎凋、发酵中的形成受氟化钠抑制,说明这些物质的形成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Biochem. Roberts E.A.H. J . 1952
  • [2] Biochem. Roberts E.A.H. J . 1940
  • [3] Biochem. Roberts E.A.H. J . 1939
  • [4] Biochem. Sreerangachar H.B. J . 1941
  • [5] Biochem. Roberts K.S. J . 1977
  • [6] Biochem. Sreerapgachar H.B.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