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河砂体流动单元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埕岛油田馆陶组为例

被引:8
作者
刘伟
机构
[1]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曲流河; 流动单元; 分布规律; 形成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埕岛油田馆陶组曲流河砂体流动单元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对曲流河砂体在开发中期采用相控流动单元划分的方法,总结了埕岛油田馆上段曲流河砂体剖面流动单元组合的9种模式,并应用河流沉积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流动单元和各种流动单元空间组合模式的形成条件。提出长期的相对弱水动力环境造成差异沉积,形成粒度较细物性相对较差的边滩砂体;短期的弱水动力环境形成薄层的、物性较差的侧积层夹杂在高能环境的边滩砂体中间,曲流河沉积的这种特点造成了边滩微相砂体的Ⅱ、Ⅲ类流动单元的存在和Ⅰ-Ⅱ、Ⅰ-Ⅲ类流动单元的联合;并提出河流的消亡是一个渐变过程,因而顺河道方向Ⅰ-Ⅲ类流动单元的联合很少。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90 +90-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河道储层砂体中隔挡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J].
焦春泉 ;
李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78-81+91+113
[2]   中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的进展 [J].
裘亦楠 .
沉积学报, 1992, (03)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