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张阮章
王沙燕
戴勇
徐辉
翟丽华
石之嶙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深圳地区冠心病 (CAD)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与血管紧张素 的 1型受体 (AT1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 PCR及 PCR- Afl II酶切法 ,检测 89例 CAD患者和 14 8例健康对照的 ACE和AT1R基因型。结果  CAD组与对照组比较 ,ACE DD基因型频率 (2 4 .7%比 8.1% ,P<0 .0 1)及 D型等位基因频率 (4 4 .4 %比 33.4 % ,P<0 .0 5 )均为升高。 CAD组与对照组 AT1R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携带 AT1R 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 CAD的风险与其同时携带 ACE DD基因型无关 (P>0 .0 5 )。结论 深圳地区CAD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 ACE基因 I/ D多态性有关 ,而与 AT1R基因 A116 6 C多态性无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40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