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校园区降雨径流污染的初期冲刷效应

被引:8
作者
黄国如 [1 ,2 ]
陈子宇 [1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 初期冲刷效应; 累积负荷分布曲线; 初期冲刷强度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对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2012年6-8月4场次实测降雨径流污染的初期冲刷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TSS、COD、TN、TP、TCu、Zn、总硬度、NO-2-N、NH3-N、SO2-4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初期雨水径流冲刷现象.根据其中3场次降雨的总体结果分析发现:初期20%径流携带的TSS负荷量为其总量的7.0%39.4%,COD为20.4%56.0%,TN为13.8%35.2%,TP为16.0%35.2%;初期30%径流携带的TSS负荷量为其总量的18.6%56.1%,COD为37.8%72.6%,TN为22.8%43.2%,TP为24.3%53.1%.对主要污染物TSS、COD、TN、TP的初期冲刷强度与降雨时间、降雨量、平均雨强、最大雨强、最大雨强出现时间、雨前干燥天气期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个别因素显著相关外,总体上表现为相关但不显著或不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广州城区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 [J].
黄国如 ;
聂铁锋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 (02) :142-148
[2]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 [J].
常静 ;
刘敏 ;
许世远 ;
侯立军 ;
王和意 ;
Ballo Siaka .
地理研究, 2006, (06) :994-1002
[3]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2006
[4]  
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尹澄清, 2009
[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6]  
A field study on the first flush effect of copper roof runoff[J] . K. Athanasiadis,H. Horn,B. Helmreich.Corrosion Science . 2009 (1)
[7]  
First flush of storm runoff pollution from an urban catchment in China[J] . Li-qing LI,Cheng-qing YIN,Qing-ci HE,Ling-li KO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2007 (3)
[8]  
First flush in a combined sewer system[J] . Janet Barco,Sergio Papiri,Michael K. Stenstrom.Chemosphere . 2007 (5)
[9]   Seasonal first flush phenomenon of urban stormwater discharges [J].
Lee, H ;
Lau, SL ;
Kayhanian, M ;
Stenstrom, MK .
WATER RESEARCH, 2004, 38 (19) :4153-4163
[10]  
First flush analysis of urban storm runoff[J] . J.H. Lee,K.W. Bang,L.H. Ketchum,J.S. Choe,M.J. Yu.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