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转移的Ⅰb1b期子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的综合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19
作者
程玺
蔡树模
李子庭
薛木泉
吴小华
臧荣余
不详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转移; 综合治疗;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的Ⅰb1Ⅱb期宫颈癌患者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综合治疗的方式和预后。方法选取1990年1月至200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Ⅰb1Ⅱb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2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根据术后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放疗加化疗组(107例)、放疗组(45例)、化疗组(22例)和无辅助治疗组(41例)。通过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预后及可能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加化疗组、化疗组、放疗组和无辅助治疗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0.7%、53.5%、47.4%和36.0%,放疗加化疗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无辅助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化疗组、放疗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0和0.159)。放疗加化疗组、化疗组、放疗组和无辅助治疗组患者的盆腔复发率分别为7.5%、22.7%、26.7%和34.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8%、18.2%、15.6%和22.0%,复发合并转移率分别为4.7%、0、4.4%和7.3%。放疗加化疗组盆腔复发率显著低于其余3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远处转移率、复发合并转移率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辅助放、化疗能提高3年无瘤生存率,降低盆腔复发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宫颈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 [J].
程玺 ;
蔡树模 ;
李子庭 ;
王香娥 ;
丁亚琴 ;
薛木泉 .
中国癌症杂志, 2003, (06) :40-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