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清季“丁戊奇荒”的赈济及善后问题初探
被引:51
作者
:
夏明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助教
夏明方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助教
来源
:
近代史研究
|
1993年
/ 02期
关键词
:
丁戊奇荒;
义赈;
绅商;
赈务;
灾区;
善后;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丁戊奇荒”是指19世纪70年代后半叶(1876-1879年,即光绪初期)发生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次特大旱荒。它持续达四年之久,席卷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等北方五省以及苏北、皖北、陇东、川北等广大地区,夺去了1000多万人的生命,为害之烈,惨绝人寰,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之一,以往的史学界都集中于此次灾荒的受灾情况和形成原因,而对灾荒发生之后中国社会出现的空前规模的赈灾实践和善后活动则较少论述。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权作引玉之砖。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6
页数:1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