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宁波和周口市的实证考察

被引:5
作者
李永友
徐楠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
关键词
工作关系; 身份归属; 情感认同; logi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120404 ;
摘要
为失地农民建立有保障的工作关系,既是确保失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也是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根本举措。然而,文章基于宁波和周口两市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失地农民失地后普遍没有建立起稳定有保障非歧视性正式工作关系,所以无论在物质补偿较为丰腴的发达地区,还是补偿水平较低的不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对失地后建立起来的工作关系认同度普遍较低。这种情况除了与年龄、家庭成员工作关系、未来工作信心等因素有关,政府职能缺失也是各地区失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较低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112 +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城乡收入差距、民工失业与中国犯罪率的上升 [J].
章元 ;
刘时菁 ;
刘亮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59-72
[2]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路径思考——基于苏中地区的实证研究 [J].
刘伟忠 ;
罗玉婷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1 (09) :14-17
[3]   城乡迁移与精神健康: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J].
何雪松 ;
黄富强 ;
曾守锤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1) :111-129+244
[4]   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 [J].
谢桂华 .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84-87+89+88+90
[5]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
李炜 .
社会学研究, 2007, (03) :1-17+242
[6]  
生存与适应[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叶继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