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逆城市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18
作者
蔡瑞林 [1 ]
陈万明 [1 ]
王全领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人口流动; 逆城市化; 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扎根理论;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5.08.018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逆城市化是西方国家城镇化进入成熟阶段的现象。中国当前的农民工逆城市化,则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在城镇化发展阶段、资源协同流转、城乡福利均衡水平、迁徙人群的福利诉求等四个方面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由于西方经典人口流动理论不足以全面剖析中国情境下农民工逆城市化的驱动因素,据此运用建构扎根理论方法,经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理论编码和饱和度检验,构建了农民工逆城市化的驱动理论模型。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来自城市的驱动推力,土地因素和亲情因素是来自农村的驱动拉力,社会因素在亲情因素、土地因素、经济因素与逆城市化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虽然逆城市化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不宜成为现阶段人口流动的主流现象。最后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为进城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农民工"家庭化、集群化"的市民化,让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防止城乡户籍福利价值的倒挂。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低成本创新驱动制造业高端化的路径研究 [J].
蔡瑞林 ;
陈万明 ;
陈圻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3) :384-391+399
[2]   新生代农民工逆城市化流动:转变的发生 [J].
张世勇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1) :9-19
[3]   新型城镇化需注重农民工就业层次的提升 [J].
周闯 ;
黄卫挺 .
宏观经济管理, 2013, (10) :34-35
[4]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 [J].
陈锡文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6) :4-11+78
[5]  
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 辜胜阻,刘江日.人口研究. 2012(06)
[6]   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非转农”——基于城乡户籍相对价值变化和推拉理论的分析 [J].
黄少安 ;
孙涛 .
江海学刊, 2012, (03) :90-96+238
[7]   家庭禀赋、农民工回流与创业参与——来自湖北恩施州的经验证据 [J].
石智雷 ;
杨云彦 .
经济管理, 2012, 34 (03) :151-162
[9]   回流农民工的变化——基于对返乡打工妹的考察 [J].
孟宪范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0, (03) :85-92
[10]   农民工市民化的资本困境及其缓解出路 [J].
王竹林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2)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