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政府的应对

被引:9
作者
张锐昕
张昊
李荣峰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 互联网化; “互联网+政府”; “互联网+政务服务”;
D O I
10.15939/j.jujsse.2018.04.zz5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在利用互联网方面相继走过"+互联网"和互联网化阶段,现正在向"互联网+"迈进,政府也因应形势和需求由推动政府上网、推行电子政务进展到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时期。纵观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各个时期对互联网的认知及为之采取的行动,是渐次展开工具层次应用到模式层面探索,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正在朝向生态构体建设努力。为了实现"互联网+"宏伟蓝图,"互联网+政府"亟须为"互联网+各行各业"做好示范和政策引领,为此,需要政府正确地理解"互联网+"的内涵,理性地看待其本质特色,并选择多维路径切入"互联网+政府"构建,励精图治,达成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9+207 +2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 [J].
马化腾 .
中国科技产业, 2016, (03) :38-39
[2]   大数据的特质及其安全和信用风险 [J].
于跃 ;
王庆华 .
行政论坛, 2016, 23 (01) :83-88
[3]   互联网的内涵、服务体系及对制造业的作用路径 [J].
杜娟 ;
王峰 .
电信科学, 2016, 32 (01) :98-104
[4]   用“互联网+”新常态构造传播新景观——兼论内容产品从“两要素模式”向“四要素模式”的转型升级 [J].
喻国明 .
新闻与写作 , 2015, (06) :39-42
[5]   “互联网+”:新融合、新机遇、新引擎 [J].
徐赟 .
电信技术, 2015, (04) :6-9
[6]   “互联网+”的多维模式研究与分析 [J].
王娟 .
无线互联科技, 2015, (08) :46-47
[7]   习近平改革战略思想特征 [J].
唐任伍 .
人民论坛, 2013, (36) :14-17
[8]  
互联网哲学.[M].仲昭川.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9]  
互联网+.[M].曹磊;陈灿;郭勤贵;黄璜;卢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978-7-111-49877-3
[10]  
互联网+.[M].阿里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