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状海绿石的成因

被引:10
作者
陈丽蓉
段伟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生物状海绿石; X射线衍射分析膨胀层; 混层矿物; 软泥水;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87.03.01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讨了南海与东海的生物状海绿石成因,研究结果说明,在其形成与发育过程中,生物壳类弱还原的微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二价铁氢氧化物向生物壳内迁移与富集,和Al、Mg的氢氧化物一起,吸附带负电的SiO2胶体,发生胶凝沉淀,进一步陈化结晶成为含膨胀层63—68%的浅黄色生物状海绿石,随着凝胶陈化作用的进行,大部分生物壳壁脱落,颗粒从海底表层软泥水中吸附大量钾离子,最后形成了膨胀层25—35%的黑色生物状海绿石。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9+184 +1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现代海绿石的特征和沉积环境及其与古代海绿石的比较[J]. 黄杏珍.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11)
[2]   闽南—台湾浅滩大陆架海绿石的研究 [J].
陈丽蓉 ;
时英民 ;
申顺喜 ;
徐文强 ;
李坤业 .
海洋与湖沼, 1982, (01) :35-47+104
[3]   东海沉积物中海绿石的研究 [J].
陈丽蓉 ;
俞旭 ;
时英民 ;
徐文强 ;
申顺喜 ;
李坤业 ;
郑开云 ;
黄雅天 .
地质科学, 1980, (03) :205-21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