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大豆疫霉根腐病QTL定位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韩英鹏 [1 ]
李文滨 [1 ]
Terry RAnderson [2 ]
Vaino Poysa [2 ]
文景芝 [3 ]
高继国 [4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2] 加拿大农业部温室与加工研究所
[3]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4]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QTL; 耐病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1200个RAPD随机引物和341对SSR引物对Conrad×OX760的重组自交系(RIL)F2:6群体的耐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进行QTL定位。试验设两个地点、两个年限,在MLG D1b+W和MLG M连锁群上检测到3个QTL,即QP-1(OPL18-800bp)、QP-2(OPN03-600bp)和QP-3(Satt536和Satt463)。每个QTL对病害损失率的贡献率从13.34%到22.31%不等。QP-1和QP-2经多重QTL分析(Mapmaker/QTL1.1)对两年(2000年和2001年)两点(Wood-slee和Werver)平均病害损失率的贡献率合计达44.5%,QP-3对2001年Woodslee试验点的病害损失率的贡献率为15.2%,QP-1对2000年Woodslee试验点的病害损失率的贡献率为21.55%,对2000年Wever试验点的病害损失率的贡献率16.71%,及对两年两点平均病害损失率的贡献率为22.31%。在大多数生态环境下能稳定的、再次被检测出的QTL,可以作为育种工作中的重点选择指标,用以指导耐大豆疫霉根腐病品种的分子辅助选育。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Promblems and progress in control of Phy-tophthora root rot of soybean. Schmitthenner,A.F. Plant Disease . 1985
[2]  
Registration of Conrad soybean. Fehr,W.R.S.R.et al. Crop Science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