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的地理流行病学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21
作者
侯少范
王五一
李海蓉
杨林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砷中毒; 病区分布与类型; 地理流行病学特征; 环境-剂量效应; 防治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分布、类型和地理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了不同类型砷中毒病区砷从环境到人体的传输途径、通量和环境 -剂量效应。对环境剂量 -效应的研究表明 ,饮水型砷中毒病区的环境剂量效应因地质环境背景不同而异 ,提示不同环境地质背景下砷的赋存形态、价态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类型病区环境和社会人文因素及经济条件提出了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宏观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40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硒维康治疗地方性砷中毒临床效果观察 [J].
侯少范 ;
杨林生 ;
李德珠 ;
王丽珍 ;
王五一 ;
陆毅伦 ;
武克恭 ;
夏雅娟 ;
田素梅 ;
秦月娟 ;
李艳红 ;
于广军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9, (05) :51-54
[2]   内蒙地砷病病区人群的形态砷暴露研究 [J].
卢光明 ;
赵霖 ;
戚其平 ;
郑星泉 ;
于文学 ;
郑勇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7, (04) :3-6
[3]   煤烟污染型砷氟联合中毒 [J].
安冬 ;
何光煜 ;
胡小强 ;
高儒清 ;
高再房 .
贵州医药, 1992, (01) :1-5
[4]  
地方性砷中毒与乌脚病.[M].王连方主编;.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W).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