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金属矿床的“二元控矿”特征

被引:47
作者
王东生 [1 ]
王瑞廷 [1 ]
代军治 [1 ]
王长安 [2 ]
李建华 [2 ]
陈荔湘 [3 ]
机构
[1]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
[2]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队
关键词
“二元控矿”; 秦岭造山带; 初始成矿; 改造就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对其研究表明,多数金属矿床具有成矿物质多源、成矿时代多期、矿床成因复杂等共性特征,但是这些矿床一般受早期初始富集成矿和晚期造山改造就位的二元因素控制,矿床的富集空间主要为断裂构造、褶皱虚脱部位和印支—燕山期侵入体内外接触带。在总结秦岭造山带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秦岭造山带金属矿床的"二元控矿"作用,旨在总结关键控矿因素,指导区域找矿勘查。
引用
收藏
页码:1719 / 17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煎茶岭与金川镍矿床成矿作用比较研究.[D].王瑞廷.西北大学.2002, 02
  • [2]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
    张复新
    杜孝华
    王伟涛
    齐亚林
    [J]. 地质科学, 2004, (04) : 486 - 495
  • [3] 煎茶岭含钴硫化镍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王瑞廷
    赫英
    王东生
    刘民武
    [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 185 - 190
  • [4] 略阳煎茶岭铜镍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王瑞廷
    赫英
    王东生
    刘民武
    [J]. 地质论评, 2003, (02) : 205 - 211
  • [5]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王瑞廷
    赫英
    刘民武
    王瑞廷
    王东生
    漆亮
    [J]. 地球学报, 2002, (06) : 535 - 540
  • [6]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成矿机理探讨
    王瑞廷
    赫英
    王新
    [J]. 西北地质科学, 2000, (01) : 19 - 26
  • [7]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张国伟
    孟庆任
    于在平
    孙勇
    周鼎武
    郭安林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 193 - 200
  • [8] 煎茶岭地区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及其地质意义
    庞春勇
    陈民扬
    [J]. 矿产与地质, 1993, (05) : 354 - 360
  • [9] 碧口地体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及其意义
    秦克令
    何世平
    宋述光
    [J]. 西北地质科学, 1992, (02) : 97 - 110
  • [10]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找矿潜力.[M].李文渊主编;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编;.地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