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述评

被引:34
作者
倪凤琨
机构
[1]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
关键词
自尊; 攻击; 欺负; 高自尊异质性; 自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低自尊容易导致攻击,但最近此观点遭到置疑。一些实验证实了低自尊者容易陷入被欺负的境地;Salmivalli等认为某些高自尊的人更具攻击性,而另一些却没有;Bushman和Baumeister等认为自尊与攻击之间没什么联系,但自恋与攻击有高相关。总之,目前自尊与攻击的关系还很难明了,但很多结论都证实了自我中心被威胁学说和高自尊异质性学说。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内隐自尊研究 [J].
石伟 ;
黄希庭 .
心理科学, 2003, (04) :684-686
[2]   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 [J].
纪林芹 ;
张文新 ;
Kevin Jones ;
Nannette Smith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02) :122-127
[3]   关于欺负类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 [J].
周海咏 ;
丁云霞 ;
郑希付 .
心理学探新, 2003, (01) :59-62
[4]   小学儿童欺负行为与个性特点和心理问题倾向的关系 [J].
陈世平 .
心理学探新, 2003, (01) :55-58
[5]   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 [J].
谷传华 ;
张文新 .
心理学报, 2003, (01) :101-105
[6]   受欺负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教育 [J].
魏晓娟 ;
姜雪凤 .
教书育人, 2002, (23) :4-5
[7]   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 [J].
张文新 ;
王益文 ;
鞠玉翠 ;
林崇德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01) :12-17
[8]  
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 高桦.社会心理科学. 1997(04)
[9]  
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 高桦.社会心理科学. 1997 (04)
[10]   自尊的结构模型及儿童自尊量表的编制 [J].
魏运华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03)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