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针-板模型交/直流电晕放电的紫外特征参量
被引:10
作者:
黎振宇
[1
,2
]
蒋兴良
[1
]
李立浧
[1
]
胡琴
[1
]
胡建林
[1
]
张志劲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电晕放电;
针-板模型;
紫外;
UV;
特征参量;
光子数;
光斑面积;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80430037
中图分类号:
TM507 [维护、检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紫外(UV)成像仪是检测电气设备电晕放电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是目前在工程应用中仍面临着紫外成像仪检测结果与放电故障类型难以确切对应的问题。为此,通过紫外成像研究了交/直流电压下针-板模型的电晕放电,提取了电晕放电光子数与紫外图像光斑面积,对比分析了针-板模型在不同交/直流电压下光子数和光斑面积的特性。结果表明:光子数和光斑面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电晕放电强度;随着检测距离的增加,光子数和光斑面积均会衰减,衰减规律满足阿拉德定律;光子数随增益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光斑面积随增益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单调性;交流和负极性直流电压下,随着电压的增加,紫外特征参量呈现幂函数的增长趋势;正极性直流电压下,由于针电极的极性效应,电晕起始电压较高;由于放电初期的中和电离影响,光子数和光斑面积会出现跃升;此后,光子数和光斑面积随着起主导作用的电离形式发生变化而锐减;随后,光子数和光斑面积都随电压的增加而平稳增长,此时2种紫外特征参量与电压也呈现幂函数关系。因此,光子数和光斑面积可互为补充,从多个角度对电晕放电强度进行识别与表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677 / 168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