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郑文凯
陈光辉
周清明
王建龙
机构
[1] 湖南省常德市农业局
[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4.04.004
中图分类号
S511.0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8个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组合147个,分析了所有杂种一代植株上的F2种子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优质率低,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6个,占10.2%,同时达到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个,占0.68%,没有1个组合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一等优质稻米标准.各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两项指标达到优质标准比例最低,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分别占21.09%和18.37%,达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组合比例仅为12.24%和12.24%,达一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仅为4.08%和4.76%.两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出糙率与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 7**,0.341 4**,0.306 0**;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4 8**;垩白粒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 5**和0.326 7**;垩白度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8 1**;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千粒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 7**和0.321 6**.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水稻生产新特点与稻米品质改良 [J].
胡培松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 (04) :33-39
[2]   籼-粳杂种稻米几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J].
张爱红 ;
徐辰武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9, (04) :401-407
[3]   两系杂交稻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J].
袁定阳 ;
齐绍武 .
杂交水稻, 1999, (04) :39-40
[4]   我国优质稻米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J].
黄发松 ;
罗玉坤 ;
庞乾林 .
中国稻米, 1998, (06) :3-6
[5]   杂交水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J].
李仕贵,黎汉云,周开达,马玉清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197-201
[6]  
农业试验统计[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