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轴”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旅游空间布局整合

被引:29
作者
沈惊宏 [1 ]
陆玉麒 [1 ]
韩立钦 [2 ]
王志宏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学院
关键词
“点—轴”理论; 旅游节点; 开发轴线; 旅游地系统; 皖江示范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07.00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大背景下,适时调整并优化皖江城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组织系统,协调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则是发展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的基本要求。以"点—轴"理论为基础,以中心职能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定量方法界定皖江示范区旅游城市节点、旅游开发轴线及其基础上的旅游地系统。研究表明:一级旅游城市节点为合肥市、芜湖市、池州市和安庆市,原巢湖市等10城镇为二级旅游节点;合肥—芜湖—宣城、马鞍山—池州—安庆、合肥—桐城—潜山交通段为一级旅游发展轴线,潜山—岳西—六安等9交通段为二级发展轴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规划出示范区四大旅游地系统:滨湖—滨江旅游地系统、区北丘陵旅游地系统、宣州文化旅游地系统、大别山旅游地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空间差异分析 [J].
沈惊宏 ;
孟德友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12, 32 (03) :43-49
[2]   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示范区通达性分析 [J].
沈惊宏 ;
陆玉麒 ;
段保霞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786-1792
[3]   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耦合与优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J].
林岚 ;
杨蕾蕾 ;
戴学军 ;
唐得昊 .
人文地理, 2011, 26 (04) :140-146+98
[4]   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李悦铮 .
经济地理, 2011, 31 (01) :156-161
[5]   长三角地区旅游圈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聚集分形特征 [J].
戴学军 ;
丁登山 ;
林岚 .
地理研究, 2010, 29 (12) :2189-2200
[6]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 [J].
陆林 ;
丁德光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8 (06) :659-663
[7]   湖南省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空间布局研究 [J].
蔡卫民 ;
熊翠 .
经济地理, 2010, 30 (04) :688-692
[8]   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 [J].
肖光明 .
经济地理, 2009, 29 (06) :1036-1041
[9]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J].
徐清 .
经济地理, 2009, 29 (06) :1042-1046
[10]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研究 [J].
张爱儒 .
经济地理, 2009, 29 (04) :69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