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中风病因病机的发展及阐发

被引:15
作者
郑国庆
黄培新
刘茂才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 广东省中医院
关键词
出血中风; 病因病机; 理论研究; 文献研究;
D O I
10.16466/j.issn1005-5509.2005.04.004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出血中风的病因病机学说的源流和发展进行考证和阐发。风阳痰火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形成的病理状态,同时亦是诱发出血中风的始动因素和危险因素。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其压迫损伤脑髓,又成为出血中风的致病因素。出血中风急性期多有肝肾不足、内伤积损的发病基础,而痰瘀压迫损害脑髓酿生毒邪,痰瘀热毒邪互结对脑络的损伤是出血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因此,采用破瘀涤痰,清热解毒法兼以“补虚”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 / 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出血性中风(瘀热阻窍证)证治的研究 [J].
周仲瑛 .
中医药学刊, 2002, (06) :709-711+723
[2]   王左教授辨治脑出血急性期经验 [J].
马承泰 .
四川中医, 2001, (02) :5-6
[3]   通下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研究进展 [J].
顾宁 .
中国中医急症, 2000, (05) :227-229
[4]   试述中风病的三次突破性进展 [J].
韩纯庆 .
中医药学报, 1994, (02)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