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界面特征及低位域沉积模式
被引:55
作者
:
辛仁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
辛仁臣
蔡希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
蔡希源
王英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
王英民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西北石油勘探指挥部
来源
:
沉积学报
|
2004年
/ 03期
关键词
:
层序格架;
低位域;
沉积模式;
坳陷深水湖盆;
松辽盆地;
D O I
:
10.14027/j.cnki.cjxb.2004.03.003
中图分类号
: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白垩系青山口组到嫩江组沉积时期 ,松辽盆地为深水坳陷湖盆 ,沿长轴方向为缓坡 ,而在短轴方向为陡坡。缓坡条件下 ,三级层序界面表现为沉积相带的迁移 ,地震剖面上的超削反射终止特征不明显 ,陡坡条件下 ,三级层序界面不仅表现为沉积相带的迁移 ,而且在地震剖面上的超削反射终止特征十分明显。在层序内部均可识别出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在层序的低位域 ,沿盆地长轴方向 ,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 ,在河口的前方形成分布较广、相对较薄的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及湖底扇 ;沿短轴方向 ,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 ,而发育河口坝和远砂坝 ,向湖区方向 ,过渡为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 ,在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区发育大量重力流成因的湖底扇。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形成机制分析——以松辽盆地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嗣敏
刘招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刘招君
董清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董清水
朱建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朱建伟
郭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郭巍
[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2)
: 139
-
144
[2]
松辽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模式
魏魁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魏魁生
叶淑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叶淑芬
郭占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郭占谦
徐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徐宏
任延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任延广
王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王玉华
孙显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孙显义
[J].
沉积学报,
1996,
(04)
: 51
-
61
[3]
松辽盆地白垩系的密集段及海水进侵的新证
叶淑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叶淑芬
魏魁生能源地质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魏魁生能源地质系
[J].
地球科学,
1996,
(03)
: 35
-
39
[4]
陆相层序地层学导论与应用.[M].刘招君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5]
松辽两江地区石油地质分析.[M].蔡希源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6]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高瑞祺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7]
非海相层序地层学.[M].魏魁生著;.地质出版社.1996,
[8]
松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M].杨万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
1
→
共 8 条
[1]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形成机制分析——以松辽盆地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嗣敏
刘招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刘招君
董清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董清水
朱建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朱建伟
郭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郭巍
[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2)
: 139
-
144
[2]
松辽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模式
魏魁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魏魁生
叶淑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叶淑芬
郭占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郭占谦
徐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徐宏
任延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任延广
王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王玉华
孙显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孙显义
[J].
沉积学报,
1996,
(04)
: 51
-
61
[3]
松辽盆地白垩系的密集段及海水进侵的新证
叶淑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叶淑芬
魏魁生能源地质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魏魁生能源地质系
[J].
地球科学,
1996,
(03)
: 35
-
39
[4]
陆相层序地层学导论与应用.[M].刘招君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5]
松辽两江地区石油地质分析.[M].蔡希源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6]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高瑞祺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7]
非海相层序地层学.[M].魏魁生著;.地质出版社.1996,
[8]
松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M].杨万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