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预算的法治化进程:成就、问题与政策选择

被引:40
作者
高培勇
马蔡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关键词
预算; 人大代表; 财政管理; 政府预算管理; 政府预算报告; 复式预算编制; 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治化;
D O I
10.19477/j.cnki.11-1077/f.2004.10.004
中图分类号
F812.3 [预算、决算];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正> 一、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在于法治化 今年的3月22日,是新中国第一部《预算法》实施10周年纪念日。恰好在这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对外发布了《预算法》修订工作正式启动的消息。 为了让政府预算的意义真正凸现出来,这一次的预算法修订,显然要着眼于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和全体社会成员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政府预算改革五年.[M].项怀诚;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  
公共管理导论.[M].张康之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  
如何解读政府预算报告.[M].马蔡琛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  
公共预算.[M].张弘力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M].高培勇;温来成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和监督工作.[M].程湘清等著;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文化研究室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