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阿尔金山清水泉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45
作者
马中平 [1 ]
李向民 [1 ]
徐学义 [1 ]
孙吉明 [1 ]
唐卓 [1 ]
杜涛 [2 ]
机构
[1]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2] 陕西省地矿局第二综合物化探大队
关键词
南阿尔金山; 早古生代; 镁铁-超镁铁质层状杂岩; 构造演化; 锆石LA-ICP-MSU-Pb定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清水泉镁铁-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位于南阿尔金山阿帕—茫崖构造带中-北部的清水泉地区,其北部与南阿尔金山超高压变质带紧邻。该岩体包含有3~4个由辉石橄榄岩-角闪辉长岩构成的岩浆旋回,与元古宙变质沉积岩系呈侵入接触关系。对其中的角闪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其206Pb/238U表面年龄为(461±2)Ma~(471±2)Ma,其加权平均值为(467.4±1.4)Ma(n=21,MSWD=2.5),所测锆石具有明显的岩浆振荡环带,Th/U比值为0.32~1.16(平均0.64)。测年结果显示,清水泉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形成时代晚于南阿尔金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时代(504~487 Ma),而老于该地区A型花岗岩的时代(425 Ma左右)。分析认为,伴随着同时代的"双峰式"岩浆侵入作用及广泛的变质热事件,大约465 Ma时的南阿尔金山已经由前期的陆-陆碰撞造山阶段转入到了碰撞后的裂谷伸展作用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071 / 10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Evidence of former stishovite in metamorphosed sediments; implying subduction to ><ce:hsp sp="0.10"/>350 km.[J].Liang Liu;Junfeng Zhang;Harry W. Green;Zhenmin Jin;Krassmir N. Bozhilov.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7, 3
  • [2] 中国蛇绿岩.[M].张旗;周国庆著;.科学出版社.2001,
  • [3] 中国超镁铁质岩.[M].董显扬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 [4]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尔金山)“变质基底”记录的多期构造热事件: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张建新
    李怀坤
    孟繁聪
    相振群
    于胜尧
    李金平
    [J]. 岩石学报, 2011, 27 (01) : 23 - 46
  • [5] 阿尔金山南缘清水泉地区斜长角闪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唐卓
    马中平
    李向民
    孙吉明
    [J]. 地质通报, 2011, 30 (01) : 51 - 57
  • [6] 阿尔金南缘塔特勒克布拉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组成
    曹玉亭
    刘良
    王超
    杨文强
    朱小辉
    [J]. 岩石学报, 2010, 26 (11) : 3259 - 3271
  • [7] 两条不同类型的HP/LT和UHP变质带对祁连-阿尔金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制约
    张建新
    孟繁聪
    于胜尧
    [J]. 岩石学报, 2010, 26 (07) : 1967 - 1992
  • [8] 中国大陆构造及动力学若干问题的认识
    许志琴
    杨经绥
    嵇少丞
    张泽明
    李海兵
    刘福来
    张建新
    吴才来
    李忠海
    梁凤华
    [J]. 地质学报, 2010, 84 (01) : 1 - 29
  • [9] 中国主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俯冲/折返机制的探讨
    杨经绥
    许志琴
    张建新
    张泽明
    刘福来
    吴才来
    [J]. 岩石学报, 2009, 25 (07) : 1529 - 1560
  • [10] 阿尔金山南缘长沙沟镁铁-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的发现与地质意义——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马中平
    李向民
    孙吉明
    徐学义
    雷永孝
    王立社
    段星星
    [J]. 岩石学报, 2009, 25 (04) : 793 - 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