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梳理了近十年中国建筑师乡土营建的一些典型案例以及引发的社会效应。研究分两部分,"营"与"建",即一方面关注社会协作机制、媒体传播等经营模式,另一方面探究材料组合、研发构件与节点等建造方式。乡土实践中建筑师的角色微妙,可能集设计者、监理甚至施工方于一身,而面对多变的现场环境需要因地制宜,不得不扬弃自身的专业及技能。文章将近十年部分参与乡土营建建筑师的个人思考、实践成果与引发的社会效应综合起来,结合宏观背景来分析。特定事件(国家方针出台、灾后重建)为建筑师参与乡土营建创造了契机,催生出多种角度的介入,而在地的实践又迫使建筑师不得不一次次地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