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机理及措施研究综述

被引:10
作者
黄云凤
机构
[1]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植被; 土壤侵蚀; 生态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本文总结了植被及其不同部分在控制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利用植被控制水土流失的方法措施和目前的研究热点 ,并提出现状研究中的不足和将来的研究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千岛湖流域坡地利用结构对径流氮、磷流失量的影响 [J].
吕唤春 ;
陈英旭 ;
方志发 ;
虞左明 ;
朱松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91-92+132
[2]   生态恢复重建研究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J].
包维楷 ;
刘照光 ;
刘庆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1) :44-48
[3]   植被覆盖度对流域有机质和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J].
张兴昌 ;
邵明安 .
草地学报, 2000, (03) :198-203
[4]   黄土高原林草水土保持有效盖度分析 [J].
焦菊英 ;
王万中 ;
李靖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608-612
[5]   论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水灾、水土流失及植被生态恢复工程 [J].
夏汉平 .
热带地理, 1999, (02) :29-34+64
[6]   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J].
包维楷 ;
陈庆恒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04) :81-87
[7]   广西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生态恢复试验研究 [J].
李先琨 ;
黄玉清 ;
苏宗明 ;
冯玲 ;
叶惊春 ;
覃德深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6) :1-6
[8]   水土保持林有效覆盖率及其确定方法的研究 [J].
郭忠升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 (03) :67-72
[9]   植被盖度对水土保持功效影响的研究综述 [J].
张光辉,梁一民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6, (02) :104-110
[10]   紫色丘岗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J].
戴运兴,许平贵,邹智华,刘旭,黄金莲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5, (02) :18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