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果树区域喀斯特景观 第一章 黄果树区域自然概况
被引:3
作者
:
杨汉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杨汉奎
机构
:
[1]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来源
:
环保科技
|
1984年
/ Z1期
关键词
:
灰岩;
褶皱;
坝陵河;
角砾状;
永宁镇组;
浅灰色;
页岩;
打邦河;
地质构造;
碎屑岩;
碳酸盐岩层;
关岭组;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考察区位于打邦河流域的中游,包括北纬25°40′40″—26°0′15″、东经105°37′—105°48′、面积601)余平方公里(图1.1)。区内现代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多雨。地表广泛出露的碳酸盐岩系,经过长时期的喀斯特化,并受过境的打邦河系的溶蚀侵蚀和切割,形成一喀斯特破碎高山。数十年来,在人为的扰动下,森林被毁几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沿北盘江、坝陵河、白水河、王二河等两岸、河问山块呈现一片喀斯特岩漠,区域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