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654种植物叶片氮和磷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被引:316
作者:
任书杰
于贵瑞
陶波
王绍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叶片;
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功能群;
D O I:
10.13227/j.hjkx.2007.12.007
中图分类号:
X132 [环境分析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尺度的叶片的氮(N)和磷(P)的化学计量学特征是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的结果,并能为大尺度模型的发展提供数据基础.通过对文献数据的搜集整理,对中国东部南北样带168个采样点的654种植物的N和P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空间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年均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南北样带654种植物叶片的N和P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存在很大的变异性.叶片N的变化范围为2.1752.61 mg.g-1,几何平均数为17.55 mg.g-1,叶片P的变化范围为0.1010.27 mg.g-1,几何平均数为1.28 mg.g-1,叶片N/P的变化范围为1.774.6,几何平均数为13.5.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乃至中国区域叶片P的含量显著低于全球尺度的其它研究结果,这说明与全球尺度相比,中国区域植被生长更易受到P的限制.在所研究的不同功能群间,以叶片N含量的差异最大,P次之,N/P的差异最小,这与在多数的功能群内,其叶片N和P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有关.另外在系统发育上亲缘越远的功能群N和P含量差异越大(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亲缘越近的差异越小(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叶片的N和P含量与纬度和年均温度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纬度升高和年均温度的降低,叶片N和P含量极显著地增加(p<0.001).可是N/P与纬度和年均温度的相关性较弱(p=0.386和p=0.342),这可能是由于N和P含量随纬度和年均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且变异性较大,并且相对于全球尺度而言本研究的区域范围相对较小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665 / 267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