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水污染控制:吸附富集、生物降解与过程分析

被引:29
作者
韦朝海 [1 ]
张小璇 [1 ,2 ]
任源 [1 ]
胡芸 [1 ]
吴海珍 [3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3]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环境化学; 水污染控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吸附富集; 生物降解; 过程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31.2 [水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定义、来源以及我国涉及POPs的工业生产与数量分布,明确氯碱工业、有机氯工业等精细化工业与垃圾焚烧厂产生的POPs成为未来的主要污染源;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由于历史上POPs的应用以及排放,我国工业发达地区河段水体中普遍检出POPs,浓度为几到几十ng.L-1范围,部分流域超标;针对水体中低剂量的POPs,吸附法是有效的分离技术,生物相及仿生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富集倍数;POPs的生物降解在热力学方面被认为可行,高效菌不断地被分离得到,因此,吸附富集与功能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的耦联可以成为有效的控制技术;此外,还从以清洁生产为目标的源头控制、POPs的广泛监控和政策落实方面评价了POPs的控制过程.最后指出,POPs的水污染控制应当立足于科学、技术与工业过程研究的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有机氯农药污染初步研究 [J].
杨梅 ;
张俊鹏 ;
蒲俊兵 ;
扈志勇 ;
孙玉川 .
中国岩溶, 2009, (02) :144-148
[2]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有机氯化物的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 [J].
张小璇 ;
任源 ;
贺明和 ;
张伏中 ;
彭丽花 ;
韦朝海 ;
朱伍坤 ;
曾渭初 ;
张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3) :548-554
[3]   北京官厅水库中有机氯类农药的分布和来源 [J].
万译文 ;
康天放 ;
周忠亮 ;
秦静 ;
张雁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1) :53-56+68
[4]   活性污泥中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与检测研究进展 [J].
周盛 ;
韦朝海 .
化工进展, 2008, (08) :1204-1209
[5]   珠江三角洲地下水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的初探 [J].
黄冠星 ;
孙继朝 ;
汪珊 ;
杜海燕 ;
卢耀东 ;
支兵发 ;
陈彗川 ;
陈玺 ;
荆继红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1471-1475
[6]   我国氯碱行业生产发展评析 [J].
薛祖源 .
中国氯碱, 2007, (12) :1-6
[7]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尾水中残余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及其机理 [J].
张小璇 ;
任源 ;
韦朝海 ;
陈金贵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7) :1113-1120
[8]  
树脂吸附法处理硝化废水[J]. 杨旭,俞飞.污染防治技术. 2007(03)
[9]  
树脂吸附法处理硝化废水[J]. 杨旭,俞飞.污染防治技术. 2007 (03)
[10]   海河与渤海湾水体中溶解态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调查 [J].
王泰 ;
张祖麟 ;
黄俊 ;
胡洪营 ;
余刚 ;
李发生 .
环境科学, 2007, (04) :4730-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