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甲氨基嘌呤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的细胞学机理

被引:19
作者
杨爱国
王清印
孔杰
刘志鸿
刘萍
王如才
姜明
孟瑞萍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2]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3] 青岛海
关键词
栉孔扇贝; 三倍体; 6-DMAP; 细胞学; 核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4 [鱼纲];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以 6 0 mg/ L的 6 -甲氨基嘌呤 (简称 6 - DMAP)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时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以及核相组成 ,对照三倍体率和孵化率 ,探讨了不同减数分裂期 6 - DMAP处理对染色体倍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 5~ 15min可见 3种类型图像 ,第 1种图像可见第一极体和一个雌性及雄性原核 ;第 2种图像可见第一极体和两个雌性原核及一个雄性原核 ;第 3种图像可见两个雌性原核和一个雄性原核 ,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雌雄原核逐渐形成泡状结构。 6 - DMAP抑制第二极体产生的三倍体主要来源于发育至第 2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受精卵 ,使一个双倍性的雌性原核与一个雄性原核结合形成三倍体 ;受精卵在第 2次减数分裂的后期时接受处理 ,可使部分受精卵的两个雌性原核和一个雄性原核在融合和分离过程中发生异常。实验证明 ,6 - DMAP有效抑制了栉孔扇贝受精卵的染色体分离和原核移动 ,并可造成染色质分散 ,从而使极体排放受阻诱导出三倍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工诱导合浦珠母贝多倍体的发生 [J].
姜卫国 ;
李刚 ;
林岳光 ;
庆宁 .
热带海洋, 1987, (04) :37-45+110
[2]  
人工诱导皱纹盘鲍三倍体的研究[J]. 孙振兴,李诺,宋志乐,赵玉山,郝永红.齐鲁渔业. 1990 (03)
[3]  
Chromatin behaviour under influence of puromycin and 6-DMAP at different stages of mouse oocyte maturation[J] . Chromosoma . 199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