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

被引:24
作者
刘笑敢
机构
[1]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仁; 自然; 中心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 [先秦哲学(~前220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关于儒家与道家的关系问题,学者多有不同见解,或强调二者精神之不同,或强调二 者之互补,或争辩儒道二者孰为主流。本文通过孔子之仁的观念和老子之自然的观念试图说明儒道 两家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 孔子强调仁者安仁,为仁由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固然是强调仁的内在 意义,但同时也透露了儒家道德实践中的自然的原则,即自然的道德流露高于勉强的或有意的道德 行为,而这一点恰好与老子所强调的自然的价值相一致。笔者曾论证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是自然而 然的原则,儒家在道德实践这一中心课题上也是承认自然高于人为做作的。在这方面,儒家与道家 的精神是相通的。论者常认为道家是反对儒家伦理的,据笔者考察,老子并非一概反对儒家道德,只 是反对强制的或虚伪的道德表现。道家的自然原则为儒家的道德原则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标准,为儒家道德原则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润滑剂。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语集释.[M].程树德 撰;程俊英;蒋见元 点校.中华书局.1990,
[2]  
朱子语类.[M].(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
[3]  
说文解字注.[M].(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 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