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王丰玲 [1 ]
张英锋 [2 ]
李阳 [3 ]
杨跃峰 [4 ]
马子川 [5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3]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4] 北京捷通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5]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关键词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 分类; 作用机制; 安全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8 [农业生物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28 ; 0836 ; 090102 ;
摘要
随着生物基因工程的发展,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综述了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性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绿色杀虫剂-天然除虫菊酯 [J].
王丰玲 ;
张英锋 ;
李阳 ;
马子川 .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13-115
[2]   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植物遗传改良 [J].
侯文胜 ;
郭三堆 ;
路明 .
生物技术通报, 2002, (01) :10-15
[3]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漂流风险 [J].
樊龙江 ;
周雪平 ;
胡秉民 ;
石春海 ;
吴建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630-632
[4]   转基因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J].
张荣全 .
世界农业, 2001, (02) :38-39
[5]   转基因植物释放后在环境中成为杂草的风险性 [J].
吴志平 ;
徐步进 .
生物工程进展, 1999, (01) :9-13
[6]   全球转基因植物发展现状 [J].
雷茂良 ;
程金根 .
生物技术通报, 1998, (06) :31-33
[7]   农作物抗除草剂遗传工程研究进展 [J].
黄大年 .
生物工程进展, 1997, (05) :14-17
[8]  
世界农药新进展[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张一宾, 2006
[9]  
生物技术与抗除草剂作物[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苏少泉编著, 2002
[10]  
除草剂作用靶标与新品种创制[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苏少泉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