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年薪制”+“土地换社保”新型征地补偿方式的可行性探讨——以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被引:2
作者
黎诚
赵凯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一次性征地补偿; 新型征地补偿; 失地农民; 现值;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6.20.138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120404 ;
摘要
从土地具有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功能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传统征地补偿方式存在的缺陷;接着以陕西杨凌示范区为例,从土地的功能和失地农民有关的生活保障、子女上学、合作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出发构建新型征地补偿方式。通过对一次性征地补偿和新型征地补偿两种方式现值的比较,完善了原有征地方式中因土地增值和农民生活保障等问题的不足,并分析了新型征地补偿方案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404 / 5405+5407 +540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让市场法则说话——征地补偿标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J].
刘正山 .
中国土地, 2005, (10) :4-7+13
[2]   试论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建立 [J].
韩德军 ;
南灵 ;
刘宇翔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4
[3]   城镇近郊农地征用价格评估方法研究 [J].
强真 ;
朱道林 ;
毕继业 .
农村经济, 2005, (05) :23-25
[4]   从生存成本看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 [J].
陈新锋 .
中国土地, 2005, (05) :26-27
[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初探 [J].
张靖 ;
张凤荣 ;
张军连 .
中国土地, 2005, (02) :23-25
[6]   谁制造了2000万失地农民——城市化浪潮中的新弱势群体调查 [J].
葛如江 ;
潘海平 ;
王新亚 .
中国改革(农村版), 2004, (01)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