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被引:57
作者
黄思静
石和
张萌
沈立成
刘洁
武文慧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 锶同位素地层曲线; 全球海平面变化;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1.04.001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地质历史中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时间的函数 ,全球海平面变化是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上扬子地区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海平面变化曲线有着很好的一致性。锶同位素演化曲线说明 :1)早石炭世是一个海水逐渐加深的全球海平面上升时期 ,锶同位素最小值所显示的最大海泛面的年龄为 34 2Ma ,位于杜内阶和韦宪阶的界线上 ;2 )晚石炭世是一个全球海平面下降时期 ;3)整个二叠纪都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时期 ,晚二叠世的海平面上升不仅幅度大 ,而且海水在短时间内迅速加深 ;4)晚二叠世具有古生代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最小值 ,显示晚二叠世末的全球淹没事件 ,最大海泛面的年龄为 2 5 0Ma,正好在二叠 /三叠纪界线附近 ;5 )二叠 /三叠纪之交的全球生物绝灭事件可能与二叠世末的全球淹没事件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初探
    陈洪德
    覃建雄
    田景春
    彭军
    侯中健
    [J]. 沉积学报, 2000, (02) : 165 - 171
  • [2] 上扬子地台区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锶同位素研究
    黄思静
    [J]. 地质学报, 1997, (01) : 45 - 53
  • [3] 二叠纪末期的全球淹没事件
    陈中强
    [J]. 岩相古地理, 1995, 15 (03) : 34 - 39
  • [4] 扬子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平面变化
    殷鸿福
    童金南
    丁梅华
    张克信
    赖旭龙
    [J]. 地球科学, 1994, (05) : 627 - 632
  • [5] 二叠系-三叠系研究的进展
    殷鸿福
    [J]. 地球科学进展, 1994, (02) : 1 - 10
  • [6] Recent trends in strontium isotope stratigraphy .2 McArthur J M. Terra Nova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