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取证模式

被引:13
作者
裴兆斌
机构
[1] 大连海洋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电子数据; 取证模式; 取证方法; 抽象取证模式;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4.05.008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信息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出现了一大批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系统软件、通信工程技术为犯罪手段的犯罪活动,而且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侦破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大量的相关电子信息被广泛使用。因此,非常必要找出一种能够涵盖整个电子数据现场的取证方法。我国应当借鉴和推广"独立于特定技术和计算机犯罪的抽象取证模式",加大计算机证据的识别力度。在面对海量的数据,识别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将计算机犯罪证据与普通合法的数据区别开来,还要注重数据分析方法的创新,优化原有的数据分析方法,寻找出适合计算机数据分析的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Incidenr Response. K.Mandia,C.Prosise. . 2001
[2]  
FBI Crime Scene Search. http://www.fbi.gov/hag/lab/handbook/scenel.htm . 2002
[3]  
Electronic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A Guide for First Responders. Technical Working Group for Electric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2001
[4]  
A Road Map for Digital Forensics Research. Digital Forensics Research Workshop . 2001
[5]  
A Road Map for Digital Forensics Research. Digital Forensics Research Workshop. www. dfrws. org . 2001
[6]  
Computer Forensics and Privacy. Michael A Caloyannidcs. . 2001
[7]  
"Forensic Analysis in a Digital World". Gary Palmer. . 2000
[8]  
"Computer Forensics Analysis Class Handouts". D.Farmer,W.Venema. http://www.fish.com/forensics/class.htrn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