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构造属性与元古代构造演化

被引:67
作者
董云鹏
张国伟
朱炳泉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同位素年代学; 岩浆活动; 大地构造; 前寒武纪; 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前寒武纪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表明 ,北秦岭具有明显高的初始εNd(t)值和Pb同位素比值特征 ,区别于明显低初始εNd(t)值和Pb同位素比值特征的华北陆块和扬子块体群。北秦岭与南秦岭具有明显不同的前寒武纪构造与演化特征。北秦岭是 2 0 0 0Ma左右形成于华北陆块南侧洋岛基础上的独立陆块 ,经历 2 2 0 0~ 180 0Ma和 140 0~ 90 0Ma分别以垂向加积增生和侧向加积增生为主要机制的地壳生长。北秦岭在早元古代洋盆演化基础上 ,首次于 16 0 0Ma左右拼接于华北陆块南缘 ,130 0~ 10 0 0Ma发生扩张裂解 ,出现宽坪裂谷 洋盆构造环境 ,10 0Ma左右再次拼贴于华北陆块南缘。同时 ,北秦岭南侧可能发生与南秦岭陆块群中的陡岭微陆块的拼接。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秦岭区前寒武纪构造格局与演化问题探讨 [J].
张国伟 ;
于在平 ;
董云鹏 ;
姚安平 .
岩石学报, 2000, (01) :11-21
[2]  
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元古宙基底特征及其与超大型矿床产出的关系[J]. 朱炳泉,常向阳,邱华宁,孙大中.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3]   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周鼎武 ;
董云鹏 ;
刘良 ;
张旗 ;
张宗清 .
地质科学 , 1998, (01) :32-39
[4]  
东秦岭松树沟超镁铁岩侵位机制及其构造演化[J]. 董云鹏,周鼎武,张国伟.地质科学. 1997(02)
[5]  
秦岭古MORB型岩石的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特提斯型古洋幔存在的证据[J]. 许继锋,韩吟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6]  
北秦岭微古陆形成与演化的地球化学证据[J]. 欧阳建平,张本仁.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7]  
北秦岭早古生代二郎坪蛇绿岩片的组成和地球化学[J]. 孙勇,张国伟,杨司祥,卢欣祥,韩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8]   秦岭变质地层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张宗清 ;
张国伟 ;
付国民 ;
唐索寒 ;
宋彪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16-222
[9]   东秦岭及邻区壳、幔地球化学分区和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本仁 ;
张宏飞 ;
赵志丹 ;
凌文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01-208
[10]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于在平 ;
孙勇 ;
周鼎武 ;
郭安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