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山地环境水土流失空间特征定量分析——以四川泸定县为例

被引:24
作者
邓辉 [1 ,2 ]
何政伟 [1 ,2 ]
陈晔 [1 ,3 ]
许辉熙 [4 ]
蔡宏 [1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3]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RUSLE模型; 山地环境; 水土流失; 空间特征; 泸定县;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13.06.010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地处川西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泸定县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和水土流失修正方程(RUSLE)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计算研究区的土壤侵蚀量,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生成水土流失强度分布图。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土流失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揭示区内水土流失地理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坡度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坡度>15°的区域,且易于发生极强度和剧烈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垂直分带特征明显,海拔1000~1700m的河谷地区和海拔大于3500m的山地易于发生水土流失,海拔1700~3500m地区由于林地分布广泛,水土流失分布面积小。(3)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人类负向干扰活动比较强烈的旱地、园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和裸地,其面积达到区内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2.73%。
引用
收藏
页码:669 / 6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